中国消费者报报道(陈晓莹 记者李青山)一年一度的六一“六一”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,不少商家瞄准儿童消费市场,结合节消推出了各式各样的相关销售活动,吸引广大家长和儿童的投诉关注,掀起了一波儿童商品和服务的广东消费热潮。5月27日,省消示广东省消委会根据节日消费和儿童消费特点,发布费提梳理近年相关投诉,儿童结合案例,六一发出以下相关消费提示。结合节消
查看游乐场设备安全性
张女士带小孩在游乐场游玩时,相关孩子被一名男孩推倒,投诉导致头部撞到不锈钢柱子受伤,广东送往医院进行缝针。省消示张女士投诉后,发布费提经潮州市湘桥区消委会凤新分会调查了解,由于游乐场工作人员疏忽,被撞柱子没有贴防撞条,安全措施不到位,导致孩子受伤。最后虽然商家诚恳道歉并进行了赔偿,但孩子身心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。
家长在给孩子选择游乐场时,需充分考虑孩子的身体状况,仔细阅读场所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语,观察场馆内的安全设施、防护装置是否到位。游玩时应查看设备是否具备安全检验合格证,以及是否在有效期内,同时要听从工作人员的指导进行规范操作。避免去人员过多的游乐场,以免孩子玩耍时与他人发生碰撞引起损伤。
提防孩子大额电子消费
郭小姐的孩子通过手机私自绑定了大人的银行卡,并通过手机支付的方式在游戏中消费6万余元。为追回钱款,郭小姐投诉到广东省消委会。经调查,证明确实为未成年人进行的充值,但因家长也负有一定监管责任,所以尽管经消委会全力争取,最终商家只同意退回4.7万多元。
家长在给孩子使用手机、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时,应开启未成年人模式,不要提供身份信息给孩子进行实名认证。应管理好解锁指纹和支付密码,不将密码告诉孩子,定期对支付账号进行检查。加强对孩子的日常消费教育,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,避免孩子沉迷游戏、大额游戏充值、直播打赏等问题。
谨慎支付长期培训费用
王小姐为培养孩子兴趣爱好,花费3万余元为孩子购买了33个月的机器人课程,后续因商家更改上课地点,消费者要求退费退款,结果却得知商家因资金链断裂已停止经营。为拿到退款,王小姐前往消委会进行了投诉,但商家却以缺少资金为由拒绝退款,导致调解失败,消委会只能建议消费者通过法律途径维权。
家长在给孩子选择课外培训班、兴趣班时,要比照最新政策,拒绝证照不齐的培训机构。要认真阅读合同,注意培训课程、老师、费用、时间安排以及解约违约责任等内容。尽量不要一次性支付大额费用购买长期课程,避免因商家倒闭、“跑路”造成损失。要提高风险意识,先签合同再付款,及时保留相关凭证。
科学选购绿色健康食品
林女士在某店铺购买一箱牛奶给孩子食用,结果食用后当天孩子便出现头晕、腹痛、恶心等症状,送医后确认为食物中毒,需住院治疗。在初步沟通赔偿无果后,林女士投诉至阳春市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。经反复沟通调解,最终商家赔偿消费者两万余元。
家长在选购食品时要注意查看产品包装上是否有“SC”标志、生产日期、保质期和配料表等标注。最好选择管理规范的大型商场、超市或证照齐全的商店购买食品。尽量少买不利于孩子身体健康的高糖、高脂零食,多选购绿色健康食品。
广东省消委会还提醒家长们,儿童需要家长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给予特别细心的呵护。家长在给孩子购买商品或服务时,要讲究科学,注重质量,做到绿色环保、安全放心消费。如消费过程中遇到问题,可通过全国12315平台网站、当地12345等渠道,或向当地消费者委员会进行投诉,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责任编辑:李佳榕声明: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,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,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,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。 ...
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)9月24日,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贵金属首饰监督抽查情况。抽查发现,“南非甄钻”“璨玺珠宝”等7批次产品不合格,不合格项目为标识标签、印记)。针对消费者投诉、举报集中及质量问 ...
中国消费者报南昌讯方军记者朱海)2023年,江西省市场监管系统以查处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、规范民生领域营销行为、保护企业品牌和信誉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重点,组织开展了反不正当竞争“守护”专项执法行动。1 ...
日前记者从中国科大获悉,中国科大2021年少年班招生已启动,面向全国招收第45期学生,报名日期为9月18日至10月8日,招收对象为2005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、学习成绩优秀、创新潜力突出的高二含) ...
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)1月15日,福建省厦门市市场监管局通报香辣翅尖等6批次不合格食品含餐饮具)风险控制和核查处置情况。厦门铁锤诚信生鲜超市有限公司后宅店、厦门市同安区万宏来食杂店等5家食品经 ...
义卖活动现场。 记者 任德玲 摄 为进一步弘扬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的志愿服务精神,9月3日,花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花山区社会组织联合会,在位于解放路的花山区“好人岗”开展“义卖助学献 ...